一、 常見事故類型概述
非煤礦山機電運輸事故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大類:
機械傷害事故:人員接觸設備的運動部件(如傳動帶、齒輪、滾筒)導致的絞、碾、擠壓等傷害。
觸電事故:電氣設備絕緣損壞、違章操作、電纜破損等導致人員觸電。
運輸車輛傷害事故:包括場內機動車(如鏟運機、卡車)、軌道車輛(如電機車、礦車)的撞車、傾翻、溜車等傷害。
提升運輸事故:豎井、斜井提升系統(tǒng)中發(fā)生的斷繩、過卷、蹾罐、墜罐等重大事故。
皮帶輸送機事故:皮帶打滑、跑偏撕裂、斷帶、火災,以及清理滾筒時發(fā)生的卷入事故。
物體打擊事故:運輸過程中貨物捆綁不牢墜落、設備部件脫落等。
二、 常見事故原因深度分析
(一)人的不安全行為(直接原因)
違章操作:無證操作、帶電檢修、不停車清理設備、超載運行、超速行駛、人貨混裝等。
安全意識淡薄:心存僥幸,冒險進入危險區(qū)域(如車輛盲區(qū)、提升通道下方)。
技能不足:對設備性能、操作規(guī)程不熟悉,缺乏應急處置能力。
不良心理或生理狀態(tài):疲勞作業(yè)、帶情緒工作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(二)物的不安全狀態(tài)(直接原因)
設備設施缺陷:
設計缺陷:設備本身安全防護裝置不足或不合理。
老化失修:設備超期服役,關鍵部件(如鋼絲繩、制動系統(tǒng)、連接裝置)疲勞、磨損、銹蝕嚴重,未及時更換。
安全裝置失效:防護罩缺失、剎車失靈、過卷保護裝置、限位開關、漏電保護器等失靈或未安裝。
電氣系統(tǒng)隱患:
絕緣損壞:電纜受砸、受潮、老化導致絕緣性能下降。
保護接地不良:設備外殼未可靠接地或接地電阻過大。
電壓等級不符:在潮濕環(huán)境中未使用安全電壓(如36V以下)的照明和工具。
(三)環(huán)境的不良因素(間接原因)
作業(yè)環(huán)境惡劣:巷道狹窄、坡度大、彎道多、照明不足、濕滑、粉塵大、噪音干擾,影響視線和判斷。
自然條件影響:地壓活動導致巷道變形、井下涌水、酸性水腐蝕設備等。
(四)管理的缺陷(根本原因)
安全責任制不落實:安全生產責任未層層分解到崗、到人。
規(guī)章制度不健全或執(zhí)行不力:操作規(guī)程、檢修維護制度、運輸管理制度形同虛設。
教育培訓不到位:三級安全教育流于形式,針對性不強,員工對風險認知不足。
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:對設備隱患、違章行為檢查不力,整改不及時、不閉環(huán)。
應急預案缺失或演練不足:事故發(fā)生時,響應遲緩,處置不當,導致事故擴大。
三、 主要預防與控制措施
針對以上原因,必須采取“人防、技防、管防”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。
(一) 加強人員管理(人防)
嚴格安全教育培訓:
確保所有操作人員、維修人員持證上崗。
定期進行針對性強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,特別是風險辨識和應急處置能力。
利用事故案例進行警示教育,強化員工安全意識。
杜絕違章行為:
建立反違章獎懲機制,加大現(xiàn)場監(jiān)督檢查力度。
推行“手指口述”等安全確認法,規(guī)范操作流程。
(二) 提升設備本質安全度(技防)
完善安全防護裝置:
所有旋轉、傳動部件必須安裝牢固可靠的防護罩。
運輸巷道設置躲避硐室、聲光報警信號、防跑車裝置(斜井“一坡三擋”)。
提升系統(tǒng)必須裝設過卷、過速、限速、松繩等多重保護裝置,并定期校驗。
強化設備維護保養(yǎng):
嚴格執(zhí)行設備日檢、周檢、月檢和定期大修制度。
建立設備檔案,重點加強對鋼絲繩、連接裝置、制動系統(tǒng)、輪胎等的檢查與更換。
推廣設備狀態(tài)監(jiān)測和預測性維護技術。
確保電氣安全:
井下電氣設備必須防爆或采用礦用一般型。
嚴格執(zhí)行停送電制度,實行“誰停電、誰送電”的原則。
電纜懸掛整齊,避免拖地和受壓。
定期檢測接地電阻和絕緣電阻。
(三) 改善作業(yè)環(huán)境
保證運輸巷道有足夠的斷面、平整的路面、良好的照明和清晰的標識。
在交叉路口、彎道等危險地段設置反光鏡、減速帶和警示牌。
做好巷道支護和排水工作,保持環(huán)境整潔。
(四) 健全安全管理體系(管防)
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:明確從礦長到一線員工的安全職責,嚴格考核。
完善規(guī)章制度:制定并嚴格執(zhí)行機電運輸各項安全操作規(guī)程、運輸調度管理制度、車輛維修保養(yǎng)制度等。
深化隱患排查治理:建立常態(tài)化的隱患排查機制,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(xiàn)隱患上報、整改、銷號的閉環(huán)管理。
強化現(xiàn)場監(jiān)管:安排專職安全員進行巡查,重點盯防大型設備運行、爆破后出礦、交接班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
完善應急預案:針對可能發(fā)生的機電運輸事故(如提升事故、車輛傷害、觸電等),制定詳細、可操作的應急預案,并定期組織演練。
總結
非煤礦山機電運輸安全是一個系統(tǒng)工程,任何單一環(huán)節(jié)的疏漏都可能導致嚴重事故。核心在于堅持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”的方針,通過不斷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、物的不安全狀態(tài)、環(huán)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的缺陷,構建起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線,才能有效保障礦山安全生產和員工的生命安全。